2024西安高企認定8大條件,詳細解讀及評分標準!
2024-04-21 來自: 西安華企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47
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調整工業和信息化部職責機構編制的通知》,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黨中央、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優化調整方案》,重組科學技術部,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規劃和政策,指導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發展等職責劃入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4年起,隨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由科技部門劃歸工信部門管理,申報要求和標準可能會發生變化。但申報要求和標準無論如何變化,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研發費用等基礎不會變化。
下面對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認定條件和評分標準的詳細介紹并進行解讀,希望可以對2024年計劃申報或復審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有所幫助。
1.高企認定的8大條件
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規定要求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2.申請條件關鍵解讀
1. 核心知識產權認定條件
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條件解讀
核心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和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
此要件重點在“擁有”和“核心”,企業必須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其中近三年是指申報當年以前的連續三年,不含申報當年。
獨占許可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技術接收方對協議約定的知識產權(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享有五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權,在此期間內技術供應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該項技術。
2. 高新技術領域認定條件
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包括
(1)電子信息技術
(2)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3)航空航天技術
(4)新材料技術
(5)高技術服務業
(6)新能源與節能技術
(7)資源與環境技術
(8)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脫離了這個范圍,從事其它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不能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3. 人力資源構成認定條件
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條件解讀
研究開發人數的統計主要是統計企業的全職工作人員。
企業研究開發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三類。
4. 研發費用投入認定條件
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b.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c.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條件解讀
企業應達到一定的研發投入強度,重點在研發活動確認和研發費用歸集2個方面。
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
研發項目是指“不重復的,具有獨立時間、財務安排和人員配置的研發活動。”企業的研發費用是以各個研發項目為基本單位分別進行測度并加總計算的。申報企業應設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用研發費用輔助核算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
企業在申報實務操作中可以依據指標數據倒推,歸集所填報項目的研發費用,并由中介機構出具專項審計報告,對應填報申請書的《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
5. 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認定條件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條件解讀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展研發活動,形成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要求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并由中介出具審計報告。
其中,技術性收入主要包括:技術轉讓收入(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技術承包收入(包括技術項目設計、技術工程實施所獲得的收入)、技術服務收入(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方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接受委托科研收入(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四類。
6. 指標測評認定條件
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條件解讀
四項指標是用于評價企業利用科技資源進行科研創新、經營創新和取得創新成果等方面的情況,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進行評測打分,申報企業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3.評分標準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32號)規定評分標準:
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30分
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含商標)。
1.由專家對企業申報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進行評判。
2.同一知識產權在國內外的申請、登記只記為一項。
3.若知識產權的創造人與知識產權權屬人分離,在計算知識產權數量時可分別計算。
4.專利以獲得授權證書為準。
5.企業不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6個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或者1個發明專利或者6個實用新型專利。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分
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需五項以上
1.同一科學技術成果(專利、版權、技術使用許可證、注冊的軟件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國內外的申請只記為一項。
2.購入或出售技術成果以正式技術合同為準。
3.此項評價可計入技術訣竅,但價值較小的不算在內。從產品或工藝的改進表現來評價技術訣竅等的價值大小(企業可以不披露具體內容)。
4.技術成果轉化的判斷依據是: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12個技術開發合同或者12個技術服務合同或者12個銷售合同(分別針對不同產品)
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分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
(2)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
(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
(4)設有研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
(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注:以上五個小項全部齊全后,才能拿到20分
成長性指標 20分
此項指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各占10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總資產增長率=1/2 (第二年總資產額÷第一年總資產額+第三年總資產額÷第二年總資產額)-1。
銷售增長率=1/2 (第二年銷售額÷第一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二年銷售額)-1;
注:總資產和銷售每年是遞增的,才能達到最高20分。